-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2017年7月22日至23日,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臺灣工業工程學會、大中華區工業工程系所主管聯合會主辦,、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承辦的第八屆全球華人工業工程與物流管理院系主任聯席會(CIEDH2017)暨第六屆工業工程師協會亞洲會議(IISEAsia2017)在南京隆重舉行,來自美國、加拿大、新加坡以及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的70多所大學企業的17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
出席本屆會議的專家包括:全球華人工業工程與物流院長系主任會創始主席、香港科技大學宗福季教授,上屆會議主席、香港大學工業與制造系統工程系黃國全教授,臺灣工業工程學會理事長、東海大學校長王茂駿,臺灣清華大學簡禎富教授,臺灣科技大學副校長江行全,臺灣勤益科技大學林文燦教授,臺積電(中國)有限公司杜隆欽總經理,新加坡國立大學吳桐毅教授,美國質量學會前主席Gregory H. Watson博士,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張春教授,加拿大Ryerson University方黎平教授,機械工程學會生產工程分會副干事長鄭力教授,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副理事長江志斌教授,第六屆會議主席何楨教授,教育部工業工程類專業教指委副主任委員魯建廈教授,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會副理事長吳鋒教授,教育部工業工程類專業教指委副主任委員王金鳳教授,教育部工業工程類專業教指委秘書長王媛,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副秘書長竇潤亮,以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副秘書長李建國等。
開幕式由省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理事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周德群教授主持,黃志球副校長代表承辦單位對與會嘉賓冒著酷暑參加本次會議表示熱烈歡迎與感謝,他簡要回顧了我校工業工程學科專業的發展歷史以及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工業工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預祝此次大會獲得圓滿成功。天津大學何楨教授宣讀了教育部工業工程教指委主任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常務副理事長齊二石教授的致辭,齊教授在書面致辭中對會議召開表達了良好祝愿與殷切希望,并與參會代表分享了我國工業工程學科的主要奠基人汪應洛院士對工業工程未來發展的幾點建議。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副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江志斌教授在致辭中針對制造領域的新變化對工業工程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臺灣工業工程學會理事長、臺灣東海大學校長王茂駿教授在致辭中介紹了臺灣工業工程學會的發展、經驗與做法,并對大會表示良好祝愿。大會創始主席、香港科技大學宗福季教授在致辭中特別強調了工業工程與物流管理院長系所主任對于學會發展、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的重要作用,并預祝本次會議順利召開。
大會第一單元主題報告由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副主任何楨教授主持,新加坡國立大學工業系統工程與管理系吳桐毅教授和香港大學工業及制造系統工程系系主任黃國全教授分別作了題為“使工業工程課程永不過時”和“電商物流自動化進退兩難博弈”的主題報告。黃國全教授主要討論了電商物流自動化的艱難性,并對現下輿論熱捧的無人機物流給出了理智的思考。
大會第二單元主題報告由臺灣科技大學副校長江行全教授主持,臺積電(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杜隆欽作了“智能制造和工業工程”主題報告。杜隆欽總經理以臺積電的發展為背景,從精益制造轉型為精準制造,以臺積電的經歷為案例介紹了精準制造的4個核心以及如何應用工業工程面對制造的挑戰和客戶需求的挑戰。
會議第三單元主題報告由臺灣工業工程學會理事長王茂駿教授主持,清華大學副教務長鄭力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系主任江志斌教授分別作了題為“學會轉型:從精益到數字化”和“新工科建設的IE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啟示”的報告。
下午,與會專家就工業工程領域五個Panel分別進行探討,第一部分Panel的主題是“智能制造發展趨勢與IE學科發展”,由浙江工業大學魯建廈教授和臺灣明志科技大學王建智教授主持,來自金門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門子(中國)有限責任公司工業工程相關的教授和專家就智能制造與IE學科的發展進行了熱烈討論。
第二部分Panel的主題是“產學研孵化方式創新”,由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的蘇國瑋教授和東北大學的郭伏教授主持,來自臺灣東海大學、元智大學和江蘇科技大學、臺灣豐田汽車、南京德朔實業公司的專家和教授就校企合作、項目孵化等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第三部分Panel的主題是“IE學生全球化培養模式”,由浙江大學唐任仲教授和臺灣臺灣清華大學林則孟教授主持,來自臺灣清華大學、臺灣逢甲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上海大學的教授和專家就培養模式、交流合作等話題進行了討論。
第四部分Panel的主題是“學科資源共享模式”,由臺灣勤益科技大學林文燦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學吳鋒教授主持,來自臺灣科技大學、臺灣中原大學、山東大學、暨南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的教授和專家就教學資源開發、教學資源共享途徑等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最后一部分是特色課程設置與教學探討,由臺灣清華大學王小璠教授和鄭州大學的王金鳳教授主持,來自臺灣元智大學、臺灣高雄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聯合大學、東南大學、中國計量大學的教授和專家就工業工程人才跨領域的合作培養、IE與IT的結合等進行了研討。
本次大會的主要贊助商,北京津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趙起超總經理介紹了企業在人因工程領域的研究與產品,以及公司相關產品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案例。聯席會創始主席宗福季教授作了總結,對大會第一天的成功舉辦表示感謝與祝賀,與周德群院長一同為Panel主持人頒發證書。
7月23日上午共計進行了六場主題報告,第一部分由全球華人工業工程與物流管理院系主任聯席會創始主席、香港科技大學工業工程及物流管理系宗福季教授主持。首先,美國質量學會前主席Mr. Greg Watson教授就“物理世界與數字化世界”的關聯進行進行了介紹。然后,來自加拿大Ryerson University的方黎平介紹了瑞爾森大學工程學學生培養方案。接著,來自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張春教授介紹了先進制造中的增材制造的研究現狀與案例應用,張教授詳細介紹了他們應用3D打印技術于人體心臟支架方面的研究。
7月23日上午第二部分由西安交通大學的吳鋒教授主持,來自臺灣清華大學的簡禎富教授分享了工業3.5的概念與應用案例。接著,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的余玉剛院長就“下一代倉儲系統的設計與優化”問題進行了介紹。最后,吉林大學的孔繁森教授作了“觀窗教育法的理論和實踐”的報告,孔繁森教授從教多年,總結出一套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教師作用的觀窗教學法。
幾位專家的主題報告從不同角度對當下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制造背景下工業工程學科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進行了展望與思考,報告高屋建瓴,充滿智慧,贏得與會代表極大興趣與思索。
7月23日下午在三個會場展開了6個Parallel sessions,各位專家分別圍繞Quality Engineering、Planning and Scheduling、IE Education、Advanced Manufacturing、Applied Statistic和Design and Optimization展開了激烈地討論。
兩天的會議共舉行大會報告12場,主題Panel 5個,Parallel sessions15個,大會報告個個精彩紛呈,主題panel場場圈粉無數。與會專家從不同角度對當下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制造背景下工業工程學科、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思考,報告與時俱進,高屋建瓴,充滿智慧,贏得與會代表極大興趣與思考。
本次會議是工業工程與物流管理界的一次盛會,也是近年來我校承辦的針對工業工程的一次高規格會議,學校與學院對這次會議召開十分重視,會議的精心組織與高質量運行得到與會代表的一片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