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2021年12月9日,由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承辦,江蘇省冶金行業協會、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工程分會聯辦的“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會——智能制造賦能鋼鐵冶金行業發展論壇”在南京順利召開。國內外鋼鐵冶金智能制造領域前沿研究頂尖學者、研發機構知名專家、龍頭企業主要負責人等嘉賓出席會議并圍繞智能制造與鋼鐵冶金融合發展的現狀與趨勢做了專題報告和分享。來自相關領域高校院所的專家學者、鋼鐵企業從事智能制造相關業務的技術骨干等百余名嘉賓線下參加了會議。上千名觀眾通過線上平臺在線觀看了本次論壇的同步直播。
省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工程分會由潘冶教授、姚正軍教授、儲成林教授等帶隊,組織了二十余名理事和會員代表參加了此次論壇。
省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工程分會副理事長,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材料事業部主任、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姚正軍為大會致辭。他指出,以智能制造技術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已成為冶金行業內越來越多企業的共識,長三角國創中心和江蘇產研院作為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著力集聚創新要素、構建產業技術創新體系、營造產業創新生態,面向鋼鐵冶金、智能制造相關領域積極探索布局,致力于為長三角區域乃至全國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水平技術供給。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姜維作了《智能制造是鋼鐵行業“十四五”轉型升級的核心要義》這一主旨報告。報告重點就“十四五”中國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路徑進行分析解讀,指出智能制造是提升國際競爭力、實現傳統行業進行轉型升級、助力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李新創通過視頻做了題為《勇擔科技自立自強歷史重任 攜手鋼鐵智能服務生態進化》的主旨報告,提出重塑中國鋼鐵發展特別要關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革命以及綠色低碳協同發展,需要金融及政策的支持,同時還要深入合作、標準引領。
烏克蘭工程院院士依格里以視頻形式交流了《可自動調節速度的不對稱軋制技術在厚板材前端對齊工藝環節的應用》,對板材軋制專業領域進行了介紹,強調了軋鋼二次模型的開發、理論化及標準化,對國內鋼鐵行業智能制造數據模型的創新與突破給出了啟示。
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芳、俄羅斯聯邦工程科學院院士米哈伊爾米哈伊洛夫、中冶賽迪重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李志、江蘇集萃冶金技術研究院院長劉瀏、英國皇家工程院金屬材料加工學科帶頭人董洪標、東北大學低碳鋼鐵前沿技術研究院院長儲滿生等人也相繼在現場或以線上視頻方式進行了大會報告。
目前,我國鋼鐵冶金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智能制造和低碳綠色發展將成為中國邁向鋼鐵強國的主要方向。此次論壇為加強鋼鐵冶金行業智能制造與低碳技術交流,探討智能制造技術在鋼鐵冶金行業的應用現狀及發展前景,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助力鋼鐵企業實現數字化、智能化、低碳綠色化轉型升級起到了引領作用。
材料工程分會 白晶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