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0月21日,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年會暨“大有杯”江蘇省第四屆工業工程致善大賽圓滿落幕。本次大賽由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主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和南京德朔實業有限公司承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施大寧、南京市江寧區副區長米永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繼續教育處處長羅平、副處長欒大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秘書長李建國、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秘書長饒華球、南京德碩實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嚴曉峰,以及來自省內外的21個參賽項目的300余名師生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啟動儀式由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理事長周德群主持,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副秘書長李建國、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秘書長饒華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施大寧等領導分別致辭講話。各位領導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工業工程分會在掛靠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支持下,連續舉辦了四屆工業工程致善大賽,積極推動了工業工程教育發展,在激發大學生的創造力、將工業工程理念與工具付諸企業實踐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
年會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羅平處長以“卓越工程師培養和學生實習實踐”為題,南京大學周躍進教授以“基礎工業工程的教學改革與探索”為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莊品副教授以“生產與運作管理課程的教學改革與探索”為題分別作了主題報告,另請西門子(中國)高級顧問石建偉等6位專家學者作了主題為“新形勢下工業工程課程應對”的PANEL,開闊的思維讓與會者受益匪淺。
為了表彰泉峰集團在校企協同育人方面的突出貢獻,南京市江寧區副區長米永強和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秘書長饒華球為泉峰集團副總裁、泉峰(中國)工具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嚴曉峰頒發了校企協同育人突出貢獻獎。
本次大賽吸引了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十余所省內外高校的共同參與,先后收到了項目申報書72項,參賽學生近千人,邀請12名高校和企業專家進行作品評審,最終評選出15項項目進入決賽環節,6項項目進入復活賽環節。決賽采用現場答辯的方式,依據項目的意義、可行性、方法運用、實施成效等標準進行打分。21支優秀的隊伍展示了豐富多樣的工業工程案例項目類型,各參賽隊員結合企業生產實際,紛紛就自己項目的可行性與組織架構等方面重點進行了分析,現場氣氛熱烈。
比賽過程中,組委會邀請21名高校學者和企業專家對每個項目進行點評,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副秘書長李建國指出此次比賽有選題廣、技術先進兩大特點。各團隊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包裝優化方案及標準化模型建立、中國礦業大學的M公司L型筆記本電腦裝配線平衡研究等兩個項目獲得特等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電機車間DC3線體精益改善等5個項目獲得一等獎。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1項目獲得最佳人氣獎。中國礦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蘇州大學等五所院校獲得優秀組織獎。
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理事、淮陰工學院管理工程學院院長范欽滿為活動作了總結。此次工業工程致善大賽在前三屆的基礎上,進行了多項嘗試和探索。
首次高校企業共同承辦,提升協同育人實效。高校和企業共同承辦,將比賽現場設置在企業,讓參賽師生更加直觀的感受企業環境和文化。眾多參賽作品源自實習項目,參賽作品不是紙上談兵,做到了立足企業實際問題,解決企業實際問題。
首次采用全程實時直播,實現網絡同步觀看。為了讓更多的企業用人單位了解工業工程,更多的師生觀摩和參與競賽,本次大賽實現了全程網絡直播,設置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十余個分會場,惠及更多學生。
首次實現線上互動,提升學生參與熱情。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賽熱情,提升賽事熱度,此次大賽開設網絡投票平臺,設置最佳人氣獎,先后共有人參與投票。同時,開通了微信上墻平臺,省內外企業和高校的師生通過微信上墻表達了對同學的支持、對賽事的肯定和對工業工程專業發展的期待。
本次年會和賽事邀請了眾多校企專家,共同商討工業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他們中既有西安交通大學吳鋒教授、西北工業大學王軍強教授、浙江工業大學魯建廈教授等高校學者,也有中國商飛上海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工業工程部高級工程師姜順龍、致遠翊咨詢總裁、國際卓越運營協會理事長楊洲、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人力資源部主任賈宇航、西門子(中國)高級顧問石建偉等企業專家,不同的視角開闊了與會者的眼界,眾多學者、專家對項目給予了精彩的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