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冷鍛又叫做冷體積成形,是一種制造工藝也是一種加工方法。與冷沖壓加工工藝基本一樣。冷鍛工藝也是有材料、模具、設備三要素構成。只是沖壓加工中的材料主要是板材,而冷鍛加工中的材料主要為圓盤或線材。 日本叫冷間鍛造(簡稱冷鍛), 中國叫冷鐓,一些螺絲廠也喜歡稱為打頭。 當前汽車工業、摩托車工業和機床工業的飛速發展,為冷鍛這一傳統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原動力。例如,我國1999年摩托車的全國總產量就有1126萬多輛,而根據2000年的初步估計,我國汽車的總需求量到2005年將達到330萬輛,其中轎車130~140萬輛,僅汽車行業的鍛件需求在50~60萬噸以上。冷鍛技術在我國的起步雖然不算太晚,但發展速度卻與發達國家有很大的差距,到目前為止,我國生產的轎車上的冷鍛件重量不足20kg,相當于發達國家的一半,開發潛力很大,加強冷鍛技術開發與推廣應用是我國的一項緊迫任務。 冷精鍛是一種(近)凈形成形工藝。采用該方法成形的零件強度和精度高,表面質量好。當前國外一臺普通轎車采用的冷鍛件總量40~45kg,其中齒形類零件總量達10kg以上。冷鍛成形的齒輪單件重量可達1kg以上,齒形精度可達7級。 技術發展 冷鍛技術的發展主要是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它還在不斷地向切削、粉末冶金、鑄造、熱鍛、板料成形工藝等領域滲透或取而代之,也可以和這些工藝相結合構成復合工藝。熱鍛-冷鍛復合塑性成形技術是將熱鍛和冷鍛結合起來的一種新的精密金屬成形工藝,它充分利用了熱鍛和冷鍛各自的優點:熱態下金屬塑性好,流動應力低,因此主要的變形過程用熱鍛來完成;冷鍛件的精度高,因此零件的重要尺寸用冷鍛工藝來最終成形零件。熱鍛-冷鍛復合塑性成形技術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以來取得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用該技術制造的零件,已取得了精度提高、成本降低的良好效果。 冷鍛工藝優點 冷鍛工藝是一種精密塑性成形技術,具有切削加工無可比擬的優點,如制品的機械性能好、生產率高和材料利用率高,特別適合于大批量生產,而且可以作為最終產品的制造方法(Net-shape Forming),在交通運輸工具航空航天和機床工業等行業具有廣泛的應用。 工藝缺點 材料要求高;不適合少量加工;模具要求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