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國家發改委網站14日消息,近日,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發布《關于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
意見指出,開展綠色技術創新“十百千”行動,培育10個年產值超過500億元的綠色技術創新龍頭企業;推進綠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示范應用,建立健全綠色技術轉移轉化市場交易體系,完善綠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機制,強化綠色技術創新轉移轉化綜合示范;強化綠色技術知識產權保護與服務;加強綠色技術創新金融支持等。
培育壯大綠色技術創新主體
意見指出,要研究制定綠色技術創新企業認定標準規范,開展綠色技術創新企業認定。開展綠色技術創新“十百千”行動,培育10個年產值超過500億元的綠色技術創新龍頭企業,支持100家企業創建國家綠色企業技術中心,認定1000家綠色技術創新企業。積極支持“十百千”企業承擔國家和地方部署的重點綠色技術創新項目。研究制定支持經認定的綠色技術創新企業的政策措施。
推進綠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示范應用
1建立健全綠色技術轉移轉化市場交易體系
建立綜合性國家級綠色技術交易市場,通過市場手段促進綠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鼓勵各地區、有關單位依托或整合現有交易場所,建設區域性、專業性特色鮮明的綠色技術交易市場。建立健全市場管理制度,規范市場秩序。對通過綠色技術交易市場對接成交的技術,國家和項目所在地地方政府應積極支持項目落地。推廣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金融資本結合的綜合性服務平臺與服務模式,提高綠色技術轉移轉化效率。
加強綠色技術交易中介機構能力建設,制定綠色技術創新中介機構評價規范和管理制度,培育一批綠色技術創新第三方檢測、評價、認證等中介服務機構,培育一批專業化的綠色技術創新“經紀人”。
2完善綠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機制
落實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政策措施,支持首臺(套)綠色技術創新裝備示范應用。繼續實施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運用市場化手段促進重點新材料推廣應用。
支持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建立綠色技術創新項目孵化器、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綠色技術中試公共設施,研究制定相關制度,為綠色技術中試設施建設創造寬松條件。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健全綠色技術創新公共服務體系,扶持初創企業和成果轉化。
積極發揮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的作用,每年遴選一批重點綠色技術創新成果支持轉化應用。引導各類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基金、地方創投基金等支持綠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
3強化綠色技術創新轉移轉化綜合示范
選擇綠色技術創新基礎較好的城市,建設綠色技術創新綜合示范區。鼓勵綠色技術創新綜合示范區創新“科學+技術+工程”的組織實施模式,組織優勢創新力量,實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工業節能節水、綠色建筑、建筑節能、清潔取暖、海綿城市、高效節能電器、清潔能源替代、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等技術研發重大項目和示范工程,探索綠色技術創新與政策管理創新協同發力,實現綠色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建立綠色技術創新示范區考核評價機制,淘汰不達標的示范區。
采用“園中園”模式,在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開展綠色技術創新轉移轉化示范,推動有條件的產業集聚區向綠色技術創新集聚區轉變。推進綠色生態城市建設,鼓勵綠色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積極采用綠色新技術。
加強綠色技術創新金融支持
鼓勵綠色技術創新企業充分利用國內外市場上市融資,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和并購市場,健全綠色技術創新企業投資者退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