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一、搶專利
搶先將行業內通用的技術、慣用的技術申請專利,不要在乎這些專利是不是垃圾專利。創新性再好的專利,如果行業內沒有企業愿意用,那么就是垃圾專利。而創新性一般甚至可能不具備創新性的專利,如果競爭對手不得不用,那么就是好專利。這些專利可用來干擾競爭對手,有時會產生奇效,畢竟排除干擾也是需要花費對方時間、精力和財物的。
二、鉆漏洞
將競爭對手的產品中使用了但卻沒有申請專利的技術來申請己方專利,企業專利工程師可以和技術研發人員一起來分析研究對方的產品和相關的專利,有時會有意外的收獲,發現對方產品上某一處(結構、電路甚至軟件)有特殊的設計,但通過持續的跟蹤檢索發現對方并沒有申請專利從而存在專利保護漏洞,這時就可以拿來申請專利。即便競爭對手在日后的侵權訴訟中可以使用先用權來抗辯,但競爭對手僅能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即便競爭對手使用銷售公開證據來無效這件專利,那也是存在難度和需花費時間精力財物的。如果以后用這件專利來起訴第三方公司,例如競爭對手合作的代工廠商,例如另一家競爭對手,它們是不太方便找到完整的銷售公開證據鏈的。
三、埋地雷
地雷具有隱蔽性和埋設路徑特征。企業專利工程師和技術研發人員一起分析競爭對手的產品,梳理競爭對手產品的缺陷和技術不足之處,研究競爭對手產品的改良方向或技術發展方向,在此路徑上預先申請專利,埋設地雷,并盡可能的多申請各種替換、備選方案,等待競爭對手觸雷的時機。另外,在撰寫專利申請文件時,盡量不要用競爭對手習慣用的產品命名、零部件命名、技術詞匯、功能特性詞匯等,這樣使得專利文件具備一定的隱蔽性,競爭對手不易通過專利檢索查出。
四、存證據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市場營銷部門和技術研發部門需長期關注、監控、研究競爭對手的產品,一旦發現有與己方專利技術有相似或雷同之處,即尋求采購渠道獲取對方產品并做好公證,開展專利侵權比對分析,獲取對方產品侵犯己方專利權的事實和證據,并存檔備用。
五、備反訴
在與競爭對手商業競爭較激烈時期,調取競爭對手侵犯己方專利權的事實和相關證據文件,并做好應訴策略和各項準備工作,一旦競爭對手起訴己方,立即對競爭對手發起專利反擊,獲取談判協商籌碼,以降低自身經營風險,以及可能發生的損失。
筆者最后需說明的是,本文中“特定企業”一般具有較大的規模和較強的資源實力,因此具備充足的人力和財力來投入以上工作并產出成效,而小微型企業、初創型企業一般不具備以上分析研究能力和相關資源,因此筆者所分享的上述策略和手段可能不適用于小微企業和初創企業。
其實不管是“特定企業”也好,還是小微企業、初創企業也罷,只有投入研發資源,以市場為創新導向,開發出“極具市場應用價值、甚至引領行業發展潮流”的專利技術;或者開發出“競爭對手非常想用、甚至不得不用”的專利技術,那么企業自身的專利侵權風險就會降低一大截,因為企業已經掌握了制衡競爭對手的武器,競爭對手想開撕的話得首先掂量下自己,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啊。